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简介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29 17:52:06 浏览次数: 【字体: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简介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现有党员318人,预备党员171人,下设8个党支部,其中有三个教工党支部,一个研究生党支部,4个本科生党支部。学院党委班子成员为:党委书记:杨振兴、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曼曼、党委委员:曹静(副院长:主持工作);党委委员:孟令国(副院长);党委委员;刘理华(院长助理);党委委员:韩满意;党委委员:朱丽丽(团委书记)。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教育“四为”方针,坚持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统筹教学、科研、学科学位点建设、学生工作、社会服务等工作,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学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学院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持续用力,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定位,切实发挥政治引领、保障监督、凝心聚力和服务师生的基本职能,特别是通过旗帜鲜明、润物无声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重协调、强监督作用,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1. 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政治“三力”。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师生思想理论武装。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学院党政班子、党支部和教职工三级学习制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成立学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和阵地管理,定期研判学院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形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教育,积极开展向身边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有效运用反面典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彰显课程思政示范性,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大力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学院党委成立了“红桦林”二级学生发展工作站,统筹引领学院学生发展相关工作。学生发展工作站以“红桦林”命名,寓意化材学院“化木成林”“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突显党委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红色底色,旨在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化学专业人才,为促进专职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也提供了良好平台。学院组织参加校内外辅导员培训10人次。组织辅导员参加学校辅导员技能大赛,1名辅导员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院团委获“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称号;团委书记杨振兴获“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称号;团委书记朱丽丽获“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在校42届、43届和44届运动会上获团体第一名。2019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积极推进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2018年在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化学竞赛中,3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131人获三等奖。第七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在安徽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省级铜奖1项。邀请企业进校园,开展校园招聘。新增2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2016级吴思雨、何正端、李志诚、等6位同学组成的2支参赛队伍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赛区)比赛,获得一等奖一项、虚拟仿真单项奖一项;在张素娟、高伟和刘超老师的指导下,2016级张梓琪同学获得第九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和首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研究生工作方面,2018年在第五届校“学术新锐”研究生论坛(理工科学术型)中,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2019年获批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2项。

2. 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组织力。

学院党委坚持紧扣“七个有力”的标准,着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2019年与2020年开展了学院3个教工党支部与5个学生党支部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党支委班子,教工党支部书记全面完成了“双带头人”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严肃认真开展支部活动,扎实做好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工作。认真把好党员发展质量关,严格落实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制度发展对象公示制度、入党后再教育制度,2017-2021年间共发展党员420人。注重党建与业务融合,重视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党支部创先争优作用和党员师生模范带头作用。在2020年党组织对标争先活动中,材料化学本科生党支部获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研究生党支部获批“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两名研究生党员获评“研究生党员标兵”;化工系教工党支部和化学专业本科生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有90%获得各类奖学金,在各类学术竞赛比赛中,学生党员表现突出。

3.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弘扬清风正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将其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予以研究、部署和落实,强化学院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意识。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先后开展“讲、重、做”主题教育、“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严、强、转”专项行动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高质量开好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先后制定并认真落实《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青年教师制度》和《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密切与师生的联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党员警示教育和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良好生态,为学院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持续推进民主和谐学院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职工向心力和幸福指数。学院党委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主动做好学院的协调和服务工作。注重发挥学院教代会和学院工会组织在民主办学、民主管理中的主渠道作用及桥梁纽带作用,加大教职工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力度。大力支持学院团学系统工作,指导学院团委学生会完成换届工作。充分发挥老党员对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大学生教育。积极做好统战工作,加强与学院党外知识分子思想交流,注重团结凝聚共识,形成最广泛的发展力量。定期看望慰问生活困难的教职工和离退休老师,支持工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学院教职工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扎实做好学院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确保全院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接续发力,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全院师生员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凝心聚力,接续发力,锐意进取,共谋发展,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1.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学院完成安徽省学位点动态调整评估工作。完成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参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材料申报工作。化学学科获批安徽省一流学科(B)。合成化学及应用获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承办了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化学学科2018年继续进入ESI全球前1%;完成化学一级学科和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学科评估工作。2019年化学学科被评为安徽省高峰学科;完成化学博士点申报省级评估材料整理工作;完成化学学科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自我评估;获批学校博士点奖补资金100万元。2020年化学学科获批安徽省高峰学科(II类)资助,完成博士授权单位申报中的化学支撑学科申报材料的收集与撰写,完成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点(学硕)的申报与省级审核工作。成功申报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硕授权点(安徽省教育厅应公示)。

2.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本届党委能够以推动学院发展为目标,创新工作方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017年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获校教研项目5项。2018年完成本科审核评估工作。2018年获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1人;获校教研项目1项、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1项。2019年完成《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生导师考核办法》的修订、完成《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支持经费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完成《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关于信息学院课程工作安排指导性意见》的制定、完成《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实施细则》的修订、完成《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的制定、完成《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的制定。2020年积极推进“双基”达标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我院基本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的全面建设工作;加快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工作,组织相关示范课、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课程案例收集等工作。2019年徐蕴、苗涛2位老师分别获得校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和信息学院师范生技能比赛一等奖。2020年省级质量工程方面,共获推荐13项;新增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评选中,徐蕴荣获二等奖;徐蕴被评为安徽省卓越教学新秀;在校级在线教学优秀教师评比中,徐蕴获得特等奖,陈惜明获得二等奖,朱秋实、刘书群、高慧、郭敏娜以及韩满意5位老师获得三等奖;徐蕴荣获2020年度淮北师范大学大学教师智慧教学大赛比赛一等奖;徐蕴、张秀梅、赫占军三位老师均在课程思政案例评选中获奖。学院近四年引进18名博士,其中学术骨干2名(王永祥、孙悦),

3.科研创新取得显著成果。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获批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2项,获批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一般项目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97篇,其中SCI论文86篇(一区论文23篇,二区论文25篇)。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有机所唐勇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有机所所长丁奎领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福州大学王绪绪教授来我校讲学,并指导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高校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2项。横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获横向项目5项,研究经费41万元。发表论文81篇,其中SCI学术论文67篇(一区论文26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22人次。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邀请美国田纳西大学药学院Wei Li教授、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邹志刚教授,浙江大学包伟良教授,南开大学黄有教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州大学徐艺军教授来我院讲学,指导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2019年获得立项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精准和绿色合成化学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获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清洁能源及绿色循环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验收(合成化学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得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奖1等奖(陈士夫等,半导体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光生载流子的转移机理);1人被评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付先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陈士夫、林海莉、刘杰);获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林海莉、汪燕鸣、李妮娅);获批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苗涛)、教育厅重点项目6项(周永红、邵从英、朱丽丽、杨进、郑秀珍、张素娟)、教育厅一般项目1项(丁艳);获批淮北市2019年科技重大专项1项(陈惜明);获批2019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2项(邵从英、孟苏刚);获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魏振中、已公示);发表论文69篇,其中:SCI总共55篇,SCI一区13,SCI二区11,SCI三区19,SCI四区12。202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1项;获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批安徽教育厅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6目项、一般项目4项;获批2020年度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1项,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4篇。刘理华获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荣誉称号,学院推进成立淮北市煤化工研究院、淮北市先进化工技术及新材料研究院(连续三年拨付80万科研经费),并成功举办“百家高企进高校”产学研活动,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宣传。

4.学院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完成实验室通风改造工作。完成逸夫楼物理化学实验室和化工模拟实验室的改造和实验室搬迁工作,保证了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完成化学品仓库的整改工作,包括摄像头、环境、警示牌、排气扇、规章制度等;实施实验室安全整改工作,包括安全责任牌、废液桶、气瓶柜、水龙头、规章制度等。启动化学楼北楼下水系统改造工程。与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安庆华高置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政校企三方合作协议。与淮北庆丰涂料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分别在安徽新宇药业集团和安徽雪龙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过去几年学院党建与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和骄人成绩,学校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学院在2020年年度综合考核中评定为“优秀”。学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学院全体师生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